硬碟在一台機器上來說,雖然不是花錢最多的,但是確實最重要的一個部件,要是記憶體壞了,換一條就可以,如果硬碟壞了,換一個是簡單, 裡面的資料遺失是損失非常大的。所以保養硬碟是很重要的,並且需要定時地查看系統記錄,看看硬碟工作是否正常,如果出現問題,要及時備份資料。

 

硬碟壞道的種類

1、邏輯壞道
硬碟的邏輯壞道產生的原因通常多數是由於軟件的使用或操作不當,如經常不正常關機(當然頻繁的不正常關機可能也會引致物理壞道)所造成的。硬碟的邏輯壞道屬於軟壞道,並不是真正的物理損壞,但若不及時修復則會導致壞道區域蔓延,從而造成更多數據丟失或程序出錯。 邏輯壞道的修復辦法:在"我的電腦"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碟符,選擇其"屬性",在出現的"工具"按鈕中選擇"查錯狀態",再在"掃瞄類型"中選"全面檢查",並將"自動修復錯誤"打上"勾",然後"開始"即可。有的需要重啟才可以修復,那麼就重啟一下。

2、物理壞道
物理壞道是指硬碟由於碰撞等情況,碟面上出現了劃痕等情況,這個情況和邏輯壞道不一樣,雖然有一些可以用軟件修復,但是概率非常低,普遍的做法是用軟件隱藏這些壞道。

物理壞道的修復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,對計算機功底的要求比較高。

對硬碟不利的操作
1、頻繁地給硬碟斷電、加電

Windows 系統的重啟,電腦會在自動重新啟動前關閉硬碟的電源,在重新啟動機器的時候再次打開硬碟電源!這樣一來,硬碟在不到10秒的時間間隔內,受到電流兩次衝擊,很可能會發生突然"死亡"的故障。為了節省一些能源設置成讓系統自動關閉硬碟,對硬碟來說也是弊大於利的。除外,還有一種情況,就是電源節能方面的設置,設置系統在多少時間內沒有操作的時候關閉硬碟,這對硬碟也是弊大於利。

2、頻繁地讀寫硬碟

一些BT工具沒有對數據進行緩存,下載到的數據馬上就寫入硬碟,對硬碟的佔用率非常高。當然有的時候工作需要,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處理,頻繁地讀寫也是沒辦法避免的。

3、頻繁地整理硬碟

在磁碟整理過程中,要對硬碟進行底層分析,判斷哪些數據可以移動、哪些數據不可以移動,再對文件進行分類排序。如果頻繁進行磁碟整理,便是對硬碟進行頻繁的底層分析,數據移動。如此操作只能是對硬碟有害無益。避免頻繁整理硬碟的辦法有兩個,那就是合理規劃硬碟分區的使用,比如把F和G碟分給臨時文件硬碟,把頻繁更新的文件等放在這些碟上,把相對穩定的文件放在其他碟上,避免經常整理硬碟;除外,還可以採用NTFS格式分區,由於NTFS分區本身的簇很小,不容易產生磁碟碎片,微軟在文件分配表和目錄索引上也作了特殊處理,萬一出錯後恢復文件也較容易。

對硬碟保養的操作
對硬碟的保養的最主要的就是少晃動機箱,少晃動硬碟,以免劃傷碟面,損壞磁頭。除此之外,還有以下的幾點保養辦法。
1、增加硬碟的緩存 單擊"開始"、"運行",鍵入"Regedit"後回車,打開註冊表編輯器。依次展開 HKEY_LOCAL_MACHINE\SYSTEM\CURRENTCONTROLSET\CONTROL\SESSION MANAGER\MEMORY MANAGEMENT分支,在右側窗口中單擊鼠標右鍵,選擇"新建"、"DWORD"值,將新值命名為"Iopagelocklimit",並將其值設置為"4000"(16進制,即16M或"8000"(即32M,這樣硬碟的讀寫頻率會降低不少。

 

2、防潮防塵防靜電 硬碟是一個高密度的產品,磁頭和碟面的距離是頭髮絲的千分之一,灰塵對磁頭來說就像是炸彈一樣。在拆硬碟的時候,注意洗手或者握握金屬,除掉手上的靜電,靜電對硬碟的影響是致命的!

 

3、穩定的供電 對硬碟不利的操作的第一點就有說道斷電對硬碟的危害。除此電流對硬碟的衝擊之外,當硬碟在讀寫數據的時候突然斷電,還會對硬碟的磁頭和碟片造成損壞。

 

4、避免高溫 機箱的空間有限,如果有多個硬碟和光碟的話,硬碟和光驅之間的縫隙就比較小,會導致散熱出問題。機箱內部的布線也要講究,布線很亂的話會導致空氣不流通,散熱不及時。硬碟上下的兩個硬碟位最好不要裝任何硬碟或者光碟。

 

 

111 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 30 號 2F - 1 | TEL:(02)2885-2078 (02)2885-6910 | E-MAIL:radius@livemail.tw
傳承科技 版權所有 c 2009 Descendant All Rights Reserved.  www.radius.tw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dius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