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了解RAID(Inquire deeply raid)


全面瞭解從RAID-1到RAID-6各自的優劣,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特定存儲需求的RAID。


數據是許多組織機構的命脈,對數據快速可靠的訪問是企業在當今的「互聯網時代」世界中安身立命的關鍵所在。同樣的,很多組織機構都會採用某種級別的RAID(廉價冗余磁盤 陣列)來保護數據的完整。現在你可以看一下周圍有多少人因為RAID-5的簡單以及看似最符合需求而在服務器上進行採用。雖然在很多情況下RAID 5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但是如果你比較注重最初的寫入性能,那麼別的級別RAID可能也有不錯的表現。現在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能夠解釋RAID 10和RAID 50的設計目的?這些比較新的RAID級別可以克服RAID 5的某些缺陷,同時依然能夠保證存儲系統有足夠的冗余。


將逐一評價具有代表性的RAID級別的優點和缺陷。


RAID 0 (條塊磁盤)
所需最小驅動器數量:
最大容量:磁盤數量x 單個磁盤容量
描述: 寫入磁盤的數據被分為區塊並分別寫入各個磁盤。
優勢: 由於數據的讀寫均通過多軸進行,輸入和輸出負載被分散,因此讀寫速度非常迅速。從理論上來說,磁盤數量越多,系統性能越好。通常情況下,如果追求性能上的改進,最好使 用Iometer檢測具體的存儲性能,因為實際的改進可能沒有預想的明顯。
缺陷: 當某個磁盤出現問題,整個磁盤陣列都會出現故障,因為這一級別的RAID沒有任何安全裝置。磁盤數量的增加,就意味著故障風險的增加。


RAID 1 (磁盤鏡像)
所需最小驅動器數量: 2 或者2的倍數
最大容量: 磁盤陣列總容量/2
描述: 所有數據會複製成雙份分別存儲在兩塊物理硬盤上,提供高級別的冗余。
優勢: 可靠性很高。故障只會影響一塊磁盤。
RAID 1 的讀取性能比較高(與單一磁盤的性能相當或更優)。
缺陷: 由於每個磁盤都有一個鏡像磁盤,因此運營成本增加了100%。由於需要在兩塊磁盤上寫入數據,因此寫入性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,不過即使這樣,其寫入性能也好於其他級別的 RAID。


RAID 2: 已停止使用。


RAID 3 (帶有校驗信息的並行傳輸磁盤)

最大容量: (磁盤數量-1) x 每塊磁盤的容量
描述: 數據按字節被打散後平均的寫入各個磁盤。所有的校驗信息另外寫在單獨的專用磁盤上。
所需最小驅動器數量:3
優勢: 可以允許單獨磁盤上數據的丟失。連續寫入性能可以接受。連續讀取性能比較好。
缺陷: 使用不廣泛,因此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比較少。RAID 3一般被認為比較有效。隨意寫入性能較差。隨意讀取性能比較好。


RAID 4 (使用共享校驗塊的獨立數據磁盤)
最大容量: (磁盤數量- 1) x 每塊磁盤的容量
描述: 一個文件被分成區塊,每個區塊被寫入多個磁盤中,但是並不要求平均的寫入。與RAID 3類似的, RAID 4 也使用單獨的物理磁盤來存儲校驗信息。是大數據量高讀取率環境下的最佳選擇。
所需最小驅動器數量:3
優勢: 讀取率很高。允許單一磁盤數據的丟失。
缺陷: 寫入性能差。區塊讀取性能不錯。


RAID 5 (無旋轉校驗的獨立訪問磁盤陣列)
最大容量: (磁盤數量- 1) x 每塊磁盤的容量
描述: 類似與RAID 4, 數據區塊被分散寫入每塊磁盤上(有時並不平均), 但是這種情況下, 校驗信息與寫入的信息一起分散到各個磁盤上。
所需最小驅動器數量:3
優勢: 支持良好。允許單一磁盤數據的丟失。
缺陷: 數據重建過程中性能較差。由於寫入過程中需要不斷更新校驗信息因此寫入性能有時差強人意。


RAID 6 (帶有兩份獨立條帶校驗信息的獨立數據磁盤組)
最大容量: (磁盤數量- 2) x 每塊磁盤的容量
描述:與RAID 4類似, 數據被分成區塊分散寫入整個磁盤組中(有時不是平均寫入),但在此情況下,校驗數據同時也被分散到整個磁盤組中。
所需最小驅動器數量:3
優勢: 最多允許兩塊磁盤出現數據丟失。讀取性能優良。適用於全部關鍵性應用環境。
缺陷: 寫入性能不是非常理想。由於需要更新多個校驗信息,寫入性能甚至不及RAID 5。數據重建過程中性能下降明顯。
111 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 30 號 2F - 1 | TEL:(02)2885-2078 (02)2885-6910 | E-MAIL:radius@livemail.tw
傳承科技 版權所有 c 2009 Descendant All Rights Reserved.  www.radius.tw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dius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